时间:2023/11/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8月份的无锡,湿热不已,每个周末,梧桐都会以无锡为中心四处访古探幽。这个季节,野外蚊虫多,还有蛇出没,可梧桐并未停下脚步。在她的影响下,与她结伴同行的人越来越多,梧桐也组建起了“无锡文保户外寻访群”。无锡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仅市级文保单位就有处。如今,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有了更多心甘情愿的“守护者”。女企业家瞒着家人“秘密行动”梧桐祖籍丹阳,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在锡惠公园长大,对历史古迹很感兴趣。一直以来,梧桐喜欢跑去苏州访古,常常感慨苏州老城区保护完好。大约两年前,她读到著名藏书家韦力的一本书——《书魂寻踪》,书中提到整个中国范围内,古迹消失得太快,引起了梧桐的共鸣。梧桐热衷于古籍收藏,她便在无锡寻找那些历史上存在过的藏书楼,可是一圈走下来发现,保留下来的极少,锡惠公园里的遂初堂、云薖园里的裘学楼、孙氏少宰第的来鹤楼……有的书散楼苍凉,有的早已不复存在。正是那段时间,梧桐从上海博古斋花多元拍得了一部明末王永积的《锡山景物略》,书中提到了无锡百余处古迹。梧桐打算把这些古迹寻个遍,看看哪些还在,保存状况如何。梧桐在无锡经营着自己的企业。户外寻访危险性大,为了不让家人知道她的“秘密”,她一直低调行事。年至今的每个周末,梧桐都行走在访古的路上。这期间,有惊喜,也有落寞,但寻访途中遇到最多的是不可预知的险情。“夏天不适合户外寻访,野外都是蚊虫,蛇也很多。”梧桐的脚踝以上直至小腿部分,随处可见一块块新老伤疤。这还不算什么,最危险的一次是她整个人陷入了泥潭。那是夏季的一个中午,她在一个园子里寻访,不小心掉进了泥坑,眼看淤泥没到了大腿处,周围又没人,她只得不停地呼救。好在看门人闻声赶来,最后拿了一根长木棍,让她拉住一头,费了老大的劲才把她从泥潭里拉了出来。梧桐的朋友中有人知道了她访古的事,说她好端端的一个女企业家,周末不去休闲养生,尽干些危险的事,不务正业。但在梧桐看来,访古本身充满了乐趣,书上形容得再好,不如实地探访感受更深。去年10月1日,梧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无锡文保户外寻访群”,由她任群主。经口口相传,这个群由最初的10多名成员增加到了现在的近60人,年纪最大的七八十岁,年纪最小的十五六岁,有老师、公务员、公司职员、媒体人……“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点——爱读书,多少都知道一些掌故。”根据访古习惯,梧桐把群友分为三类:一是行走为主,只记录去了哪些地方,像记流水账;二是考古与发现为主;三是侧重文物保护现状。梧桐介于后两类之间。“文保爱好者”集体访古文物保护,人人有责。无锡文保户外寻访群的群友最懂这个道理。平日里,大家都十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5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