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723/4909687.html 作者:方城县规划展示馆长:秦永强 秋风送爽,落叶金黄,闻着黄金梨的清香,我又一次驱车来到了位于方城县城西南的博望镇,来寻找往日的足迹。再次讲述这段尘封的历史。来到这儿,残垣断壁。石刻碑体随处可见,随手捡起一片儿砖瓦,就有上千年历史。下面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博望的历史吧: 博望故城位于方城县西南30公里博望镇政府西北0.5公里,博望故城年6月20日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中有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街道,城垣已不存,仅留有墙基,墙基四周有沟壕。博望故城遗址现存城垣墙基是驿站建制,清咸丰年间所建,称“老寨”又称“西寨”,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面积52万平方米。一条小河从城中间由北向南穿城而过,这处古城址破坏较为严重,从挖硝土作肥料残留的坑壁剖面看,其文化层厚达1ー7米。出土有汉代小型画像砖、筒瓦残片、井圏、陶水管道和铁器等,原有东西两座门楼,均为三层三间砖木结构,拱门则为弓形青石砌成,各有一石刻楷书匾额。东门楼为“査客肇封”(意谓张骞封侯于此)、“大清咸丰十一年(年)南阳知府顾嘉蘅题”,西门楼为“星夜传递”。清末民初时,城内还有陕西岳家“和申”杂货店、“德盛常”油坊、梁家“杏林堂”中药店和“德民瑞”、“恒泰西”蒸锅酿酒坊等老字号上商号。 老博望故城图博望故城卫星图火烧博望坡唯一幸存的一棵柘刺树一步三眼井三国军粮博望锅盔城内有“一步三眼井”,据说开凿于后汉,井深30米,直径2米,水质甘甜。 博望镇作为三国古战场,一直以来流传有很多关于刘备屯兵博望、诸葛亮发明中国最早的军用干粮——博望锅盔、火烧博望坡等相关故事,遗留有一步三眼井、曹操从许都南下南阳讨伐张绣的望梅止渴处的梅林铺、古柘刺树、唐代尉迟恭修建的敬德桥等古迹。其他遗迹还有刘备观战台及修建的古城墙、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吊桥、刘备设伏兵的隐山、曹操“割发代首处”的灵龟铺、曹刘双方点兵的大军寨、小军寨、夏饷铺和博望古战场大量出土的折戟断镞、土层中烧坏的谷粒灰烬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此城为西汉博望侯张骞的封邑。《读史方奥记要》載:“博望,在(南阳)府东北六十里,原名宜乐镇,汉县,属南阳郡,武帝封张为侯邑。后汉亦属南阳郡,西晋属南阳国,宋废。东汉末年,刘备拒夏侯惇于博望。相传,诸葛亮在此用计火烧博望,击退曹军。东汉建安七年(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北上遇阻后退守博望城,与曹军相持。建安十二年(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隐居南阳的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先后设计烧博望、烧新野、烧赤壁,用三次火攻大破曹军,莫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新官上任三把火”即源于此。诸葛亮的第一把火就烧在博望,繁华的博望古城在那次大火中化为灰烬,只留下一棵柘刺树至今。 张骞古桥为三孔青石桥。桥体采用大量。青石条砌成。上面有兽首寿桃。以及大量汉画像石,石桥下边还可以看到用汉白玉石磙砌成的桥墩,桥的迎水处有挡水台。一处上下有两个孔的。汉白玉拴马桩格外显眼。站在桥面上,可以看到桥面儿上的青石板已经被来往的车马及历史的车轮碾下了深深的烙印儿。可见昔日的博望是多么的繁华。 张骞古桥挡水台兽首汉画像石拴马桩汉画车轮痕迹沿张骞古桥向西不远的土坑断面上,我就看到了厚厚的一层黑土。这就是传说中的硝土层,是三国时期火烧博望坡遗留下来的谷物灰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三国文化的珍贵遗迹。当地老百姓在六七十年代。就从这里取之硝土用作化肥。掏出一把黑黑的硝土放在掌心,用手指轻轻一撵,可以看到这是稻谷壳和古时候的砖瓦碗片组成,足以说明三国时期这场火是多么的大。 硝土层硝土谷物碳化沿硝土坑向北不远,一条蜿蜒的土龙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寨墙,虽然现在已坍塌不堪,但足以见证他昔日的辉煌。沿城墙走不远,就看到了传说中的一步三眼井,城墙上面。不知被何时摆放了很多石条碑刻,秋草潇潇,略显破败凄凉,博望故城的辉煌,已成为昨天。 博望老寨墙寨墙上的老石条文化层残破的汉画像石今天的方城县委,县政府,正在努力恢复一个古博望、打造一个老博望、建设一个新博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穿越千年时空的博望古城,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它的历史和它的美,将被更多的世人所熟知! 文章编辑整现、图片拍摄:秦永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410.html |